这个问题有点像:我不知道孩子文化课学不学得好,到底是送去学校正规学呢,还是不买书本文具、请人试教一下再说。答案显然是不管学不学得好你都会送孩子去学校,而且会尽量送去好的学校。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能否获得最好的教育。其实钢琴学习在发达国家早就是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国内以前经济条件不允许而被忽视了,现在条件好了,但普遍的情况是家长又太茫然不懂学琴的真正意义和规律。
钢琴的选购和保养
学钢琴的本质是在学音乐这门语言,音乐语言学习过程对孩子智商、情商、气质修养的培养毋庸置疑。而且语言对于甚至有智障的孩子学...
最新
2015年12月29日
阅读 3575
阅读全文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买了很多教学范奏盘、音乐会的光盘,孩子们模仿得十分认真。
结果在弹琴时,孩子的“形体动作”特别夸张,时而高高扬臂,时而晃头低头,时而身体前后起伏……对孩子的心理来说,这是正确的,很美的,钢琴家、钢琴演奏者都是这样的。
这时我就会给他们讲清楚大师们这么做的原因:因为钢琴演奏家在弹奏作品时,不仅要完成作品本身的结构,还要有自身的艺术创作、...
2015年12月19日
阅读 10903
阅读全文
很多琴童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做陪练,但是你真的做对了吗?现在就来告诉家长们最实用有效的陪练方法。
首先,家长们想一下,你们希望通过你的陪练,让孩子得到什么效果?
之所以先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陪练这件事情上是无目的性的,也就是为了陪伴而陪伴,并且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为基本手段的。
那么我们就来明确一下你的目的,你希望通过自己的陪练,让孩子得到的效果是(可以多选):
A、学习、练习作品(认谱子、帮孩子发现错音等)
B、纠正孩子手型
C、提醒孩子,老师上课教的新东西
D、看着他(她),怕孩子偷懒
E、孩子...
2015年11月27日
阅读 4030
阅读全文
钢琴启蒙教学第一步: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
首先,要有正确的坐姿。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钢琴钥匙眼或d1与e1键缝),座位高低以小臂与键盘同一水平,座位前后以肘弯略大于直角为宜,只坐凳子的三分之一,感觉到臀部和脚对身体重心的支撑。双脚自然置于踏板前,脚下垫物以膝弯不小于直角为宜。上身端正自然、略向前倾,双肩自然下沉,把全身的力量转移到指尖上。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手型。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手型应放松,掌关节撑起,像是虚握着一个圆球,掌心空;指关节突出,手指弯曲的程度因手指长短而各异,大指第一关节仅以指侧端触及琴键...
2015年11月24日
阅读 4099
阅读全文
杨照
本名李明骏的杨照,在台湾以社会观察与时政批判闻名。除了在文学与评论领域创作不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与古典音乐结缘甚早。他在News98「新闻一点照」节目中,除常态性介绍古典音乐的最新动态外,也主持广播「阅读音乐」节目。
八岁开始拉小提琴的杨照,如今念国小的女儿也踏入音乐班的专业学习之路。身为音乐班孩子的家长,让他有机会观察到许多父母对“孩子学音乐”这件事情充满焦虑与期待。
自小在严师训练下,为杨照打下扎实的音乐与乐理基础,也让他深信纪律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当年那段被他形容为“四十岁后,才能平心静气回想”的小提琴岁月,使杨照对如何陪伴孩子学习音乐,更多了一双理性反思的...
2015年11月19日
阅读 4841
阅读全文
1.慢些你才能更快。
2.慢练1遍,胜过快练10遍。
3.能弹得慢也是功夫。
4.如果慢不下来,说明控制力不够。
5.本来弹不慢的曲子能慢下来,就是进步。
6.流畅的慢胜过磕磕巴巴的快。
7.比原速慢一倍,才算慢练。
8.慢要慢得均匀、成比例地慢,不要时快时慢。
9.节拍器是慢练的好帮手。
10.慢练不在遍数多,在于精神集中。
11.慢练是为了让你的脑子和耳朵跟上手指。
12.慢练加唱,可以让脑子保持在场。
13.慢练容易疲劳,可以采用局部慢练、分段慢练的方式来集中精神。
14.慢练时也要尽量有表情。
15.视奏新谱,手...
2015年11月13日
阅读 4476
阅读全文
能够合理的利用一周的时间练习钢琴,就会大大的提高练琴效率。
老师讲完课的当天,一定要练琴,应该把老师课上所指出的问题过几遍,这样
可以加强记忆,如果到了第二天再来弹奏,往往对昨天所讲的问题模菱两可了。
课后第一天,如上周回课的曲目未通过,先不要弹新课。这一天的练习还是要
以上周需要改进的问题为重点,要练习至完全正确、理想为止。
第二天,如昨日的练习已经将问题全部改进完毕,可在今天减少旧课复习的量
。可进行新曲目的练习,针对新课中老师提示的重点,可先进行练习。以较慢速度
练...
2015年11月5日
阅读 4429
阅读全文
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了优秀的音乐人才,而有的却不能?难道是孩子聪明程度不一?其实每个孩子的聪明程度都是相似的。之所以在后期会出现所谓的“优等生”和“劣等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而这个差异,其实并不是来自于孩子自身,更多的差异是在家长的品质和家庭环境上!
无论是传统的文化课还是兴趣培养的艺术课,凡是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父母都会具有一些良好品质和特点:
决策的重视
&...
2015年11月3日
阅读 47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