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育
经常碰到家长这样的问题:不知我家孩子有兴趣学钢琴吗? 下面就来回答。
父母打算给孩子学琴,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我孩子有兴趣学琴吗?父母心中没底,不敢花钱买钢琴,毕竟不小的一笔钱;或先找老师尝试学几个月,课后练琴另找出路;或先学电子琴,看看是否有兴趣。。。。。。(学过电子琴的手指,几乎很难学钢琴。触键的方法截然不同,先学电子琴后学钢琴是大忌。)
我认为家长无需观察,孩子都是不喜欢学琴,即使喜欢也是“三分钟热度”,喜欢学琴的是神童。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动,坐不住。学琴枯燥,大量时间反复练习基本功,且每天要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不喜欢是正常的。因此,不用看孩子是否喜欢学琴,是看家长!为什么呢?
...
最新
2015年2月8日
阅读 6706
阅读全文
钢琴教育
琴童和家长与钢琴教师双方是什么关系呢?消费者与服务商;师徒?我看,现状是消费者与服务商的关系。当主导教学的服务方遇到是“上帝”的消费者,似乎双方都不太容易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先看教师这方:
教学中本该教师对家长的不切实际要求,甚至错误的决定,需要解释并拒绝的,却妥协,违心“遵从”。教学的规律,原则在消费者面前统统不复存在。
比如:有家长认为学钢琴不需要学乐理,不考乐理。理由简单,有的钢琴考级主办方允许不通过同级别乐理考试,就能考弹奏。孩子以后又不走专业这条路没有必要学乐理。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定位,也同意。但这样的结果如何呢?一个钢琴级别10级的琴童,居...
2015年2月8日
阅读 4951
阅读全文
钢琴教育
很多家长对于敦促孩子每天练习钢琴甚为苦恼:通常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段练琴的效率不高。往往是,一遍又一遍地从头到尾演奏一首乐曲,即便在有错误的地方也不会停下来,继续让错误反复出现。其结果就是在回课的时候,上节课老师指出来的错误非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加深了错误的印象。我们称这种练琴为——无效练琴。
无效练琴表面上来看是在做无用功,其实际效果却是非常有害的。因为,错误的演奏或者错误的音符和和声,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纠正,相反被反复练习,无形中是在强化和加深错误的演奏。
如何做到有效练琴呢?
合理规划练琴时间
最近有一项科学调查表明:人在下午5至...
2015年2月6日
阅读 2275
阅读全文
钢琴教育
《小汤1》:
1.严格地只在白键上弹奏。
2.在附点前较早引入了切分节奏(《雷格泰姆舞》、《弗吉尼,我的故乡》、《摘棉花的老人》、《我的忧愁谁知道》)
3.三拍子的巧妙进入。《小矮人进行曲》紧接《小矮人舞曲》。
4.逐渐增加手指数量。
《小汤2》:
1.八分音符。
2.升降号和调号。
3.弱起。三拍子——《穿过树林》、《三只瞎老鼠》;四拍子——《噢,苏珊娜》、《火鸡舞》。整小节弱起——《跳舞的袋鼠》。
4.通过分解和弦引入作和弦弹奏的准备练习——《自新大陆交响曲主题》。
5.圆舞曲的奏法——《溜冰女孩》《跳舞的熊》(第三拍必须与第二拍相同地跳起...
2015年2月4日
阅读 308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