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文名:钢琴课
外文名:the piano
其它译名:钢琴师和她的情人 钢琴别恋
出品时间:1993年
制片地区:法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导演:简·坎皮恩
编剧:简·坎皮恩
主演:霍利·亨特,哈威·凯特尔,安娜·帕奎因,山姆·尼尔,克利夫·柯蒂斯
片长:121 min
上映时间:1993年5月19日(法国)
对白语言:英语 毛利语 不列颠手语
简·坎皮恩的《钢琴课》是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长电影。这里所说的成长,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从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长,而是一个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冲突中寻求平衡,以获得内心平静的过程。 影片把环境设置为一个幽闭荒芜的海岛,就是为了要让一切沉淀下来。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没有声音,只有旋律,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饱受煎熬,然而把挣扎变做无奈之后,却又沉醉其中的舞蹈。
生命是一场无休止的挣扎,男人将之化为战争,女人将之化为舞蹈。
由Michael Nyman为该片创作的音乐为影片增色不少,其主题音乐《The Promise》被香港音乐人改编成《暗涌》,林夕作词,王菲演唱。
迈克尔·尼曼,现代作曲家,1944年生于英国伦敦。1961-1963年师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Alan Bush学习作曲,后于伦敦King's College攻读音乐学,在其期间开始撰写乐评,曾撰写乐评的杂志有The Listener,New Statesment以及The Spectator。几十年中创作过弦乐四重奏、清唱剧、歌剧(两部)、交响乐,应该说他是以古典音乐起家,乐曲创作充满了实验性与思考性,但真正让他大红大紫的却是在电影配乐的表现。
剧情介绍
19世纪中期的新西兰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纷纷飘洋过海,去那里实现自己的发财梦。苏格兰女人艾达是一个面目清秀、性格内向的小妇人,她不会说话,有一个9岁的女儿弗洛拉。艾达遵从父亲的安排,嫁给远在新西兰的斯图尔特——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人。
船把她们送上新西兰荒凉的海滩,艾达和弗洛拉等待斯图尔特来接她们。她们只有简单的行李,却有一架黑沉沉的钢琴。斯图尔特带着一帮土著人来接艾达,因为道路难走决定把钢琴留在海滩上。
艾达思念自己的钢琴,只好求助于邻居贝恩斯,请求贝恩斯带她和女儿去海边看钢琴。他们来到海边,艾达急切地扑向钢琴弹起来,弗洛拉在琴声中舞蹈。贝恩斯默默地望着她们,他从这震撼人心的音乐中了解了艾达的心,并迷恋上了她。于是他主动提出以自己的80亩地换取海滩上的钢琴,斯图尔特很高兴,贝恩斯提出要艾达给他上钢琴课,斯图尔特也满口答应了。艾达起初并不答应这个交易,她认为贝恩斯是个粗人,不配碰她的钢琴,但是在斯图尔特的威慑下也只好答应。为了弹琴,艾达只好每天去贝恩斯的小屋上钢琴课,弗洛拉和一只小狗在外面玩。艾达专注地弹着琴,可贝恩斯却不练钢琴,只是痴迷地望着她,对于他来说,上钢琴课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贝恩斯知道艾达极想重新拥有自己的钢琴,于是向她提出“以物易物”:在她弹钢琴的时候他对她做些事,如果她同意,一次算一个键。艾达同意了,对于贝恩斯来说,这不是单纯的游戏,这是情欲的表达。
斯图尔特问艾达贝恩斯的钢琴弹得怎样,艾达只是笑了笑,毫不知情的斯图尔特很满意。在长久的交往中,艾达和贝恩斯的感情与日俱增,不料他们在一次裸体相对时被不谙世事的弗洛拉发现了。弗洛拉告诉了斯图尔特她不明白为什么一直是妈妈教琴而柏为什么一直不弹,为什么有的时候在弹而有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声音,于是,斯图尔特就有点怀疑了。
柏因为太爱艾达于是决定把用土地换来的钢琴送给艾达。斯图尔特起初还以为是柏变卦。不再教柏钢琴的艾达其实也早已习惯了弹琴的时候有柏在,也已经爱上了柏。于是她决定去找柏。但是被斯图尔特发现了,他用木板把门窗钉死,软禁了艾达。第二天一早,斯图尔特又拆下了窗上的木板,告诉艾达他信任她,于是出去干活了。而艾达在送给贝恩斯信物时又一次被发现,斯图尔特暴怒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达的一个手指。然而,艾达是无法说服的,这也许是一种意志的力量。斯图尔特终于彻底绝望了,他带着枪来到贝恩斯的小屋,要他带艾达走。
有情人终成眷属,贝恩斯带着艾达和弗洛拉以及钢琴离开了小岛。在船上,艾达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决定抛弃这象征了她沉重的痛苦记忆的钢琴,她把它掀到了海里。
贝恩斯与艾达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艾达以教钢琴为生,贝恩斯请人给她做了一个银指套,每当银指套与琴键相撞时,总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声响,它融入了钢琴美妙合谐的音符之中,创造出了另一种完美的旋律。 艾达也渐渐开始学说话,但是声音粗得吓人,她只是在黑暗中独自一个人说话,倾诉自己的心声。
影片特色
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很精致。英国哑妇人艾达带着九岁的私生女费罗拉和她心爱的钢琴,远涉重洋,到新西兰与素未谋面的斯图特结婚,斯图特却嫌搬运麻烦将钢琴送给贝恩斯。贝恩斯跟艾达学钢琴,两人因而发生恋情,斯图特盛怒之下打断了艾达的手指。
本片配乐为英国简约派(极少派)作曲家MichaelNyman。贝多芬失去了听觉还能谱写出抗争命运的篇章,如果一个聋哑人失去了弹奏钢琴的手指,她还能演出优美的乐章吗?毫无疑问,导演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尽管那是无声的乐曲,却绝对是最永恒辉煌的,她用别样的方式阐释了音乐的美妙。不仅是给人带来听觉上的愉悦,更多的乃是心灵的交通,正是由于彼此心灵的碰撞,艾达才和贝恩斯产生了感情,并且心甘情愿的为之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双手甚至生命。面对强大的丈夫,面对他的充满野性的行为,面对寒光闪闪的板斧,艾达没有退缩,依旧用她坚强冷峻的眼睛把一切融化其中,她甚至有些蔑视了。在她与钢琴在起坠入大海的瞬间,她的眼神仍旧那样温和,让人心碎。因为她只是想和她的伙伴多呆一会儿,然后再爱的指引下获救。也许她就应该和她的钢琴一起埋葬,那样将会有更大的冲击力。然而显然不能,因为艾达乃是爱情的胜利者,理应获得爱的幸福。
影片结构
《钢琴课》是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以反映女性觉醒意识为出发点的一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其间描写的女性沉默的激情,表现人的内在的情欲冲动,优雅浪漫而又充满原始野性。在这里,音乐成为女主人公心声流露的寄托,她将她的生命与爱全部融化进她的琴声之中,世上惟有知音和爱她的人才能领悟。就艺术效果而言,影片达到了一种极致,它以钢琴为载体,使美妙的爱的音符成为沟通思想感情的媒介,把一个将音乐作为自己心灵寄托的哑少妇和一个外表粗俗而内心情感丰富的男子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导演简·坎皮恩曾经这样说:“我对剧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赋予这个故事以特殊性。在诸多方案里我选择了钢琴,钢琴可以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它是文明的象征。从视觉上说,钢琴与新西兰土著人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罗曼蒂克的激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有时我们会为它而活。尽管我相信这并非是完全明智的生活方法,也明白它所带来的结果常常是危险的,但我仍会珍惜它,并且相信它是伟大勇气的象征。”
剧情逐渐进入性骚动和肉欲的境界,这个过程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人为的反差。三者都体现着各自的人性:辛勤耕作是爱达丈夫的人生理念;贝恩斯像那片未开化的原始森林,充满着毫无雕琢的野性和本能;爱达对钢琴的迷恋是因为弹琴弥补了她语言的障碍。原始美的吸引力跟琴声的古典韵味一样,对人的本性有不可抗拒的魔力。亨特扮演的爱达,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激情饱满,表现力强到几乎等同于呐喊。帕昆扮演的女儿更是非同寻常,她继承了母亲的强烈个性,身上还带着教徒般的偏执和军师似的主见。两人均获奥斯卡奖。影片对女主角“红杏出墙”的观察多半是从小孩的视角,因此它的风格有一种似懂非懂的神秘和爱憎模糊的深邃。影片跟《霸王别姬》并列戛纳金棕榈奖。
获奖记录
·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五项大奖
·第五十一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第四十七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奖
·第十九届恺撒电影节最佳外国影片奖
《The Piano》 soundtrack,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Michael Nyman。
钢琴课-电影MV 我心快乐依旧
本片是由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一部浪漫
本片是由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一部浪漫爱情片,也是一部反映女性觉醒为出发点的佳作,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最佳女主角奖。片中女主角荷莉.享特的表演特别出色,她以柔美的手语和坚定的目光成功地演出了一个内心丰富却被禁锢的美丽哑女形象,使她成为第66届奥斯卡影后。男主角为哈维.凯特尔。故事讲述美丽的哑女,她不能说话却弹得一手好琴,也就是以钢琴为媒,她勇敢地找到了她的真爱。影片中有多首古典乐章,钢琴曲会让人如痴如醉。中文名:钢琴课
外文名:the piano
其它译名:钢琴师和她的情人 钢琴别恋
出品时间:1993年
制片地区:法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导演:简·坎皮恩
编剧:简·坎皮恩
主演:霍利·亨特,哈威·凯特尔,安娜·帕奎因,山姆·尼尔,克利夫·柯蒂斯
片长:121 min
上映时间:1993年5月19日(法国)
对白语言:英语 毛利语 不列颠手语
简·坎皮恩的《钢琴课》是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长电影。这里所说的成长,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从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长,而是一个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冲突中寻求平衡,以获得内心平静的过程。 影片把环境设置为一个幽闭荒芜的海岛,就是为了要让一切沉淀下来。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没有声音,只有旋律,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饱受煎熬,然而把挣扎变做无奈之后,却又沉醉其中的舞蹈。
生命是一场无休止的挣扎,男人将之化为战争,女人将之化为舞蹈。
由Michael Nyman为该片创作的音乐为影片增色不少,其主题音乐《The Promise》被香港音乐人改编成《暗涌》,林夕作词,王菲演唱。
迈克尔·尼曼,现代作曲家,1944年生于英国伦敦。1961-1963年师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Alan Bush学习作曲,后于伦敦King's College攻读音乐学,在其期间开始撰写乐评,曾撰写乐评的杂志有The Listener,New Statesment以及The Spectator。几十年中创作过弦乐四重奏、清唱剧、歌剧(两部)、交响乐,应该说他是以古典音乐起家,乐曲创作充满了实验性与思考性,但真正让他大红大紫的却是在电影配乐的表现。
剧情介绍
19世纪中期的新西兰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纷纷飘洋过海,去那里实现自己的发财梦。苏格兰女人艾达是一个面目清秀、性格内向的小妇人,她不会说话,有一个9岁的女儿弗洛拉。艾达遵从父亲的安排,嫁给远在新西兰的斯图尔特——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人。
船把她们送上新西兰荒凉的海滩,艾达和弗洛拉等待斯图尔特来接她们。她们只有简单的行李,却有一架黑沉沉的钢琴。斯图尔特带着一帮土著人来接艾达,因为道路难走决定把钢琴留在海滩上。
艾达思念自己的钢琴,只好求助于邻居贝恩斯,请求贝恩斯带她和女儿去海边看钢琴。他们来到海边,艾达急切地扑向钢琴弹起来,弗洛拉在琴声中舞蹈。贝恩斯默默地望着她们,他从这震撼人心的音乐中了解了艾达的心,并迷恋上了她。于是他主动提出以自己的80亩地换取海滩上的钢琴,斯图尔特很高兴,贝恩斯提出要艾达给他上钢琴课,斯图尔特也满口答应了。艾达起初并不答应这个交易,她认为贝恩斯是个粗人,不配碰她的钢琴,但是在斯图尔特的威慑下也只好答应。为了弹琴,艾达只好每天去贝恩斯的小屋上钢琴课,弗洛拉和一只小狗在外面玩。艾达专注地弹着琴,可贝恩斯却不练钢琴,只是痴迷地望着她,对于他来说,上钢琴课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贝恩斯知道艾达极想重新拥有自己的钢琴,于是向她提出“以物易物”:在她弹钢琴的时候他对她做些事,如果她同意,一次算一个键。艾达同意了,对于贝恩斯来说,这不是单纯的游戏,这是情欲的表达。
斯图尔特问艾达贝恩斯的钢琴弹得怎样,艾达只是笑了笑,毫不知情的斯图尔特很满意。在长久的交往中,艾达和贝恩斯的感情与日俱增,不料他们在一次裸体相对时被不谙世事的弗洛拉发现了。弗洛拉告诉了斯图尔特她不明白为什么一直是妈妈教琴而柏为什么一直不弹,为什么有的时候在弹而有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声音,于是,斯图尔特就有点怀疑了。
柏因为太爱艾达于是决定把用土地换来的钢琴送给艾达。斯图尔特起初还以为是柏变卦。不再教柏钢琴的艾达其实也早已习惯了弹琴的时候有柏在,也已经爱上了柏。于是她决定去找柏。但是被斯图尔特发现了,他用木板把门窗钉死,软禁了艾达。第二天一早,斯图尔特又拆下了窗上的木板,告诉艾达他信任她,于是出去干活了。而艾达在送给贝恩斯信物时又一次被发现,斯图尔特暴怒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达的一个手指。然而,艾达是无法说服的,这也许是一种意志的力量。斯图尔特终于彻底绝望了,他带着枪来到贝恩斯的小屋,要他带艾达走。
有情人终成眷属,贝恩斯带着艾达和弗洛拉以及钢琴离开了小岛。在船上,艾达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决定抛弃这象征了她沉重的痛苦记忆的钢琴,她把它掀到了海里。
贝恩斯与艾达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艾达以教钢琴为生,贝恩斯请人给她做了一个银指套,每当银指套与琴键相撞时,总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声响,它融入了钢琴美妙合谐的音符之中,创造出了另一种完美的旋律。 艾达也渐渐开始学说话,但是声音粗得吓人,她只是在黑暗中独自一个人说话,倾诉自己的心声。
影片特色
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很精致。英国哑妇人艾达带着九岁的私生女费罗拉和她心爱的钢琴,远涉重洋,到新西兰与素未谋面的斯图特结婚,斯图特却嫌搬运麻烦将钢琴送给贝恩斯。贝恩斯跟艾达学钢琴,两人因而发生恋情,斯图特盛怒之下打断了艾达的手指。
本片配乐为英国简约派(极少派)作曲家MichaelNyman。贝多芬失去了听觉还能谱写出抗争命运的篇章,如果一个聋哑人失去了弹奏钢琴的手指,她还能演出优美的乐章吗?毫无疑问,导演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尽管那是无声的乐曲,却绝对是最永恒辉煌的,她用别样的方式阐释了音乐的美妙。不仅是给人带来听觉上的愉悦,更多的乃是心灵的交通,正是由于彼此心灵的碰撞,艾达才和贝恩斯产生了感情,并且心甘情愿的为之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双手甚至生命。面对强大的丈夫,面对他的充满野性的行为,面对寒光闪闪的板斧,艾达没有退缩,依旧用她坚强冷峻的眼睛把一切融化其中,她甚至有些蔑视了。在她与钢琴在起坠入大海的瞬间,她的眼神仍旧那样温和,让人心碎。因为她只是想和她的伙伴多呆一会儿,然后再爱的指引下获救。也许她就应该和她的钢琴一起埋葬,那样将会有更大的冲击力。然而显然不能,因为艾达乃是爱情的胜利者,理应获得爱的幸福。
影片结构
《钢琴课》是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以反映女性觉醒意识为出发点的一部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其间描写的女性沉默的激情,表现人的内在的情欲冲动,优雅浪漫而又充满原始野性。在这里,音乐成为女主人公心声流露的寄托,她将她的生命与爱全部融化进她的琴声之中,世上惟有知音和爱她的人才能领悟。就艺术效果而言,影片达到了一种极致,它以钢琴为载体,使美妙的爱的音符成为沟通思想感情的媒介,把一个将音乐作为自己心灵寄托的哑少妇和一个外表粗俗而内心情感丰富的男子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导演简·坎皮恩曾经这样说:“我对剧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赋予这个故事以特殊性。在诸多方案里我选择了钢琴,钢琴可以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它是文明的象征。从视觉上说,钢琴与新西兰土著人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罗曼蒂克的激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有时我们会为它而活。尽管我相信这并非是完全明智的生活方法,也明白它所带来的结果常常是危险的,但我仍会珍惜它,并且相信它是伟大勇气的象征。”
剧情逐渐进入性骚动和肉欲的境界,这个过程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人为的反差。三者都体现着各自的人性:辛勤耕作是爱达丈夫的人生理念;贝恩斯像那片未开化的原始森林,充满着毫无雕琢的野性和本能;爱达对钢琴的迷恋是因为弹琴弥补了她语言的障碍。原始美的吸引力跟琴声的古典韵味一样,对人的本性有不可抗拒的魔力。亨特扮演的爱达,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激情饱满,表现力强到几乎等同于呐喊。帕昆扮演的女儿更是非同寻常,她继承了母亲的强烈个性,身上还带着教徒般的偏执和军师似的主见。两人均获奥斯卡奖。影片对女主角“红杏出墙”的观察多半是从小孩的视角,因此它的风格有一种似懂非懂的神秘和爱憎模糊的深邃。影片跟《霸王别姬》并列戛纳金棕榈奖。
获奖记录
·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五项大奖
·第五十一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第四十七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奖
·第十九届恺撒电影节最佳外国影片奖
《The Piano》 soundtrack,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Michael Nyman。
钢琴课-电影MV 我心快乐依旧
Michael Nyman 演奏 主题曲 我心快乐依旧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