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从去年开始,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钢琴独奏会的观众席,就连今年1月祖宾·梅塔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郎朗合作的音乐会,低龄孩子的比例也相当高。记者在下半场细数了一层楼座的侧座和管风琴下的300多个座位中,竟然有40个看上去5岁到10岁的孩子,这还不包括一层池座、楼座正面及二楼的近1400个坐席。这些孩子在听完上半场郎朗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后,竟能还算安心地跟着爸妈把相当不容易听懂且长达70多分钟的“加长版”马勒第二交响曲听完,让记者感到意外、吃惊、惊叹,进而是惊喜。这意味着大剧院的钢琴观众群正发生巨变。
今年3月初,大剧院公布了2015年“钢琴系列”计划,提出“打造钢琴百科全书”,设置了“天生赢家”“一代宗师”“经典诠释”“独步天下”“魅力学派”五个“小筐”主题,再在这五个“小筐”里邀请国内外钢琴名家和演奏曲目。这与以往大剧院纪念伟大作曲家时设置一个“大筐”,“被动”接受由中外各路演出商“推送”的演奏名家和自带曲目有天壤之别。其背后自然离不开这些年“钢琴系列”的经验和反思,专业人士入主项目策划,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让大剧院的眼光、眼界和思考快速“更上一层楼”。张斯尧,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硕士出身的项目策划人,介绍起这个“升级版”全年系列项目专业且了然于胸。
人们从开始接触音乐到慢慢喜欢音乐需要经历相对长的时间;而爱上古典音乐,是一辈子的事。
不是简单堆砌演出
北京晨报:今年的策划水平有大幅提升,这个策划的出发点是什么?
张斯尧:用作品说话。这里的“作品”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仅指每晚在音乐厅上演的一首首钢琴曲,也是围绕演出展开的全部过程。
从最初的主题策划、思路的梳理、钢琴家的选择、曲目的商榷,到宣传角度和节奏的选择、每场演出的海报和节目单的设计和制作,再到音乐会现场的控制以及对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反应的预判等,都是“国际钢琴系列”这个“作品”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上所体现出的工作态度、所采用的工作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和对“钢琴系列”的态度。而这些则直接关系着观众的观演体验。因此,对于“钢琴系列”这部“作品”来说,绝不是简单几场演出的堆砌。
此外,因为“钢琴系列”是一个贯穿全年的专一题材音乐项目,所以我们既要让观众熟悉这个系列全年的排期节奏,满足乐迷在一年中对钢琴音乐会的需求,又要注重每场音乐会带给听众的情感体验,让观众、艺术家以及每一位投入到“钢琴系列”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的独有魅力。
就像给字典添词条
北京晨报:如何来选择作品?这是一个看似容易但又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张斯尧:傅聪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部音乐作品自身是会“生长”的。这指的是演奏者在练习和参悟的过程中,会不断感悟到音乐作品更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同时,这句话和这些伟大的作品也给予我们一些启发,那就是在设计“钢琴系列”这部“作品”伊始,就应该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持一定的多样性,不仅要满足不同观众当下的欣赏体验,也要“预备”未来的艺术需求。这也是我们从今年开始将“钢琴系列”板块化的原因之一。比如对一些听众来说,最开始吸引他们的是“天生赢家”这个系列,在听过一段时间这种类型的演出后,他们会对钢琴领域的作品和作曲家形成一定的认知,会慢慢开始形成自己的偏好,于是需要去了解某个具体的作曲家的作品,那么他就可以继续关注比如“经典诠释”或者“魅力学派”板块中的演出,从而不断参与到我们的系列中来。我们也会不断探索并丰富“钢琴系列”的“板块”,就像一部好的字典会不断扩充“词条”一样。
尊重观众欣赏习惯
北京晨报:靠什么拉近与观众的感情距离?
张斯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到古典音乐、古典艺术,似乎就与观众产生了距离。但其实,只要看看那些传承下来的经典就会明白,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直指人心,轻而易举就捕获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或欢笑或伤感。时间帮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足够伟大的艺术作品,也挑选出了优秀的演奏者。我们也意识到观众对于演出的消费习惯从没像现在这样飞快变化。古典音乐在展现自己魅力之前,需要尊重并适应由于录音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碎片化等因素导致的观众消费习惯的改变。放在过去,观众或许还有耐心自己动手查看某位不熟悉的钢琴家或作曲家的资料,但现在,如果这个钢琴家的名字是陌生的,那么很可能整个音乐会就从大家的概念中消失。
在线试听、车载音响等技术让我们能够便捷地听音乐,却失去了付出足够耐心来了解某个作曲家、某部作品,或是给自己90多分钟的奖赏,在音乐厅里慢慢感受一部“活着的”作品,与演奏者一起经历一场冒险或是在别人的音乐里思考自己的故事。因此,我们在策划时不断换位思考,全世界精彩纷呈的演出类型中,要按什么比例构成今年的“钢琴系列”?哪些演出比较容易被观众认可?哪些需要在曲目、作者、演奏家的宣传上更有针对?我们今年将最大程度推动每场“钢琴系列”钢琴家的现场签售,并将唱片的预售时间大幅提前,同时开设钢琴艺术专题展览,根据每场音乐会音乐家和曲目的特点设计海报和节目册,让观众从进入大剧院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古典音乐的与众不同。
在线试听、车载音响等技术让我们能够便捷地听音乐,却失去了付出足够耐心来了解某个作曲家、某部作品,或是给自己90多分钟的奖赏,在音乐厅里慢慢感受一部“活着的”作品。
下页续>>>>>>
北京晨报:今年的“钢琴系列”含金量挺高,但也的确没能够把当今世界最“火”的钢琴家一网打尽。
张斯尧:每年数以万计的小朋友以学钢琴开始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一些拥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上班族也加入学琴队伍。相比于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巧所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欣赏音乐是随时可以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爱好者必然需要以某种艺术标准作为认识、感知古典音乐艺术价值的参考体系,来丰富钢琴教材和钢琴技术培训的局限性,从而帮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
钢琴的艺术流派众多,每一个分支都涌现出大量天才的作曲家、演奏家。客观、全面、系统地将各个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呈现给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钢琴系列”的推出方式和方法。因为古典音乐的呈现方式和它的艺术价值同样重要。方式不对,会大大损害艺术本身的内涵。这就跟你做了一道大餐,却用塑料盘子和一次性刀叉上给别人一样。打造“钢琴百科全书”是我们针对“钢琴系列”提出的目标,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运作思路。我们希望“钢琴系列”能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全面覆盖所有乐迷。
促中国作品发声世界
北京晨报:中国作品也是这一次新设置的“硬指标”,在与音乐家探讨曲目时大多是什么样的反馈?
张斯尧:我从小学钢琴到现在,弹的都是西方音乐家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固然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我们也从中体会到无尽的乐趣,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弹到、听到一首精彩的中国作品时获得某种兴奋、满足感。你会觉得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艺术,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我们自己的诉求。客观说,相比经过几百年建构的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大厦,中国的音乐创作刚刚开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能感觉到国外同行对本国艺术作品那种骨子里的自豪和骄傲。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到今年刚刚100年。于是我们在今年的“钢琴系列”演出策划时,主动和国外钢琴家沟通,让他们了解在这百年间,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在钢琴领域作出的辛勤努力和真诚奉献。最开始和国外钢琴家沟通中国作品时我们还是很谨慎的,但没想到很多钢琴家都很感兴趣,有些还主动去自己做研究,比如4月25日要来演出的瑞士钢琴家汉弗里格,就对《百鸟朝凤》很感兴趣,向我们打听这部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历史背景;有的钢琴家还会很神秘地准备一些我们都不了解的中国曲目,比如第一场音乐会的塞巴斯蒂安·柯纳尔,返场前冲我们眨了眨眼睛,说:“Secret(秘密)”。结果他上去弹了一首他的朋友帮他改编的《望春风》。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你根本想象不到这些我们熟悉的旋律在舞台上被演奏出来时,是多么动听。很显然,观众喜欢,音乐家喜欢,人人都喜欢。
与钢琴家建立默契
北京晨报:“天生赢家”板块的曲目配置,音乐家愿意配合吗?
张斯尧:音乐演出项目在运营一开始就是了解艺术作品、发现艺术价值,并将其分享给更多人的过程。音乐家、剧院、观众这三者经常会产生一种默契。这次最好玩儿的环节是我们与“天生赢家”板块的艺术家沟通返场曲目。因为这场音乐会我们定位的观众是学琴人群。大家都知道,车尔尼的练习曲是每一个学琴的人都要经历的教材。我们就想尝试问问钢琴家,能不能也弹一首车尔尼的作品,毕竟在一些人看来,车尔尼的练习曲比不上肖邦、李斯特那些经常在音乐会上被演奏的练习曲那么“高、大、上”。但没想到,钢琴家表示“非常理解”,一口就答应了。那种相互之间的默契,只能用“你懂的”来形容。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