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因其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又有“钢琴诗人”的雅称。
肖邦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革命又最古典的,他那具有波兰民族特色的自由速度(rubato),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的想象,以及美妙而由衷的即兴情趣,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新天地。
二、关于《降b小调奏鸣曲》
肖邦的奏鸣曲对于浪漫派的音乐有很大的独创性贡献。他共有钢琴独奏奏鸣曲三首,其中第二首,即著名的降b小调,作品35号,是肖邦成熟时期的作品,脍炙人口,堪称杰作中的杰作。
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于1839年的夏天,肖邦在乔治·桑的故乡诺安的住宅中完成。当年肖邦因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于春天回到法国,住在乔治·桑的住宅。这地方是当年肖邦的精神及肉体得到莫大安慰的地方。远离巴黎,在法国中部的隐秘住所,与爱人乔治·桑过着没有浮世的不自然刺激而和平安乐的恋爱生活,使肖邦充满了快乐,给他因为结核而衰弱的身体与精神带来了无限的生气,也使他在创作上的能力及效果直线上升。
在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中,令人惊异的是肖邦一方面完全保持了古典结构规则,即根据4乐章的套曲结构作成,另一方面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各乐章之间缺乏平衡。这在当时曾一度使人觉得奇怪,甚至难以接受。其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末乐章比其它乐章短,另一方面两个表情相同的乐章——快板乐章和谐谑曲直接相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布局,是因为这个奏鸣曲的中间乐章——葬礼进行曲,在当时波兰的困难时期是最适于作曲家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的一个乐章,因而处于核心位置。这个乐章肖邦早在1837年就完成了,奏鸣曲全曲可视为葬礼进行曲的扩大。可以这样讲,葬礼进行曲之前的两个乐章表现高度的激动,好像代表着斗争的两个阶段,第三乐章是全曲的核心,表现了肖邦失去祖国后对祖国的哀悼,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悲歌,而第四乐章只能算是进行曲后的尾声。
三、《降b小调奏鸣曲》简析
抗争与哀痛的气氛笼罩着全曲,4个乐章紧密联系有机结合,记录着波兰民族沦亡的历史。同时每个乐章又各自独立,各自蕴含着不同的音乐表达和深刻的音乐意境。
第一乐章庄严的慢板——速度比以前快一倍、快板、激动不安地(Grave——Doppio movimento、agitato),降b小调,2/2拍,奏鸣曲式。
由苦恼呻吟般的4小节极缓慢的序奏开始,刚强低沉的八度拉开了全曲的序幕。接着从第9小节起,出现急促的主题,低声部是双倍速度特有的激烈的伴奏,左手的跑动好似一种内心力量的涌动。音乐主题情绪激动并逐渐高涨,充满昂扬的反抗激情。它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但又由于不断插有休止符而好像在不断地喘息,显得焦虑不安。情绪越来越激动,内心的弦越绷越紧,一直到第41小节,出现降D大调副题,情绪才峰回路转归于安宁。副题稍慢,旋律安静,声音饱满,左右手一唱一和,好似内心的对白,好像在表现作者的沉思。但是安静的情绪又如昙花一现,马上又激动起来,露出狂热的气势,速度有些加快,双手八度坚定有力,从而回到激昂的基本情调,到了呈示部的最后,音乐忽然冲破了平衡,结束在不谐和的属七和弦上(第103小节)。
由主题处理成的发展部(第106小节起),可以说更接近于即兴曲。穿插的休止符暗藏着威胁感,接着又转为连音奏出的失望的哀叹,两种不同性质的感情表达相互交替着。然后逐渐激动起来,伴随着左手低音沉重的八度,右手旋律刚劲果断,情绪不断高涨,速度逐渐加快,有着一股不停歇、不放松的力量。在数小节急忙匆促的情绪之后,音乐的进行则趋于平稳,过渡到副题的再现。
从第107小节起,副题以降B大调被反复,这次副题再现,在音乐情绪上较呈示部的副题开朗,仿佛黑夜中见到了光明,有了一些信心。如果是常规的奏鸣曲形式的话,再现部的开头必定会出现主题,但在此处却被省略了。不过在再现部后的尾声,有令人回想起主题动机的特征(第230小节起),左手八度铿锵有力,穿插着休止符,充满了紧迫感。最后音量增大,紧张度增强,音乐情绪一直不放松,辉煌地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谐谑曲(Scherzo),降e小调,3/4拍,三段式。
本乐章是以阴森威严的旋律开始的谐谑曲,双手八度音调坚毅有力。曲调逐渐高涨,递次加强恐怖的气氛(第37小节起),给听众带来犹如低云密布,雷鸣隆隆,大风咆哮的感觉,尤其是后面的六度和弦的连续半音阶,更是明显地把这气氛描绘了出来,使听者心生恐惧。
速度转慢的中部有着天籁般的甜美旋律(第81小节起)。左手和弦拇指奏出的旋律有种心跳的感觉,右手上声部的旋律饱含因未能获得胜利而无可奈何、悲哀的情绪。不能忽视穿插其中的左手中声部的旋律,那好似右手旋律的影子,丰富着整个音乐和声。类似的长乐句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在音高上一层层地变化,音乐层次上也色彩各异,内心压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悲哀的色调越来越浓。从第144小节起的左手音调犹如拉大提琴的感觉,非常连贯并富有流动感,好似主题下的小声应答。而主旋律在右手的上声部与中声部之间流动,最后逐渐推向高点,双手八度一组组加快速度,进入主部的再现。
从第190小节起,是谐谑曲主部再现的开始,经过中间部分柔美忧伤的旋律,音乐又重新恢复激昂的气势。在主部反复之后,速度转慢的中部旋律被转用为尾声而反复,音量一层层减少,速度逐渐放慢,似乎有气无力、很艰难地前行,是如此的无助,又是如此的悲伤,留下一片余韵无穷的意境。
第三乐章慢板(Lento),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ebre),降b小调,4/4拍,三段式。
这是肖邦著名的《葬礼进行曲》,也是最先写完的一个乐章,是肖邦因华沙起义失败,为祖国沦亡写的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歌。进行曲开头低沉的和弦伴奏如同敲击丧钟所鸣响的声音,平稳的节奏进行象征着祖国的儿女拖着沉重的脚步为死难者送葬,这不是小我,而是大我的葬礼。它的旋律充满着哀痛,受苦难的人民把巨大的痛苦压抑在心中,听者的内心不由自主地蒙上了灰色的阴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众多的波兰人民悲痛得有些近乎麻木的走在送葬队伍中,英雄的灵柩抗在他们的肩上,沉重的步伐仿佛在向大地诉说着这一悲剧。人们的泪已流干,没有表情的脸庞下隐藏着巨大的痛楚,无言的表达最能令人体会到那深入内心的悲伤。随着旋律一再移高并推向高潮,显示出悲中有愤,哀伤而不甘屈服的精神。通过音高音量上一起一伏的对比,表达出人民内心情绪的波动。他们悲哀,他们呐喊,他们呼唤着死难英烈的灵魂,他们又是如此的不甘屈服,他们仇视那些侵占了他们的祖国的敌人,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都不会放弃抗争!一位评论家曾说:“像这样的葬礼进行曲,是把全国国民的痛苦及悲叹反映在他的内心才写得出来。”
中段仿佛是对遥远的祖国和遥远的过去的回忆。分解和弦好似对第一部分沉痛忧郁的心情进行寂静的安慰。平静而优美的旋律如来自天上清朗的乐音,如无声的眼泪,悲痛的回忆,寄予了无限的深情。通过左踏板的辅助和手指触键的变化,音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变化,柔和的旋律回荡在心中,右手的颤音仿佛就是内心的低泣,含泪的歌声令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中段之后再现的进行曲,又一次使人追忆起那悲伤的情景,人们的思绪又被拉回到残酷的现实。最后犹如送葬队伍慢慢地远离,逐渐地消失,留给我们的是虚无的世界,一切皆空的状态,引人深思。
第四乐章急板
最后的乐章是由第75小节始终齐奏的三连音符奏出,是那种犹如在废墟里、孤独与凄凉的感觉笼罩下的不可思议的音乐。对此,音乐家罗伯特·舒曼说:“这乐章说它是音乐嘛,实在是更接近于嘲弄。话虽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段非旋律的,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用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些特别恐怖的幽灵在对我们说话。”这个乐章篇幅不长,左右手不停歇的八度齐奏音流,均匀连贯,中间没有一点缝隙,甚至有些令人喘不过气来。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其中有组织的节奏,从而牢牢抓住这个乐章的生命力。曲中急促的音响与和声的不断变换,形成一片朦胧的效果,好似坟墓上的阴风,正如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所说的,这个乐章“天才地描绘了朔风一视同仁地在英雄的和捐躯沙场的无名战士的坟墓上空阵阵呼啸。”肖邦以独特的音型创造出了独特的音响效果,阴风阵阵,冤魂不散,劫难后的寂静与恐惧深深侵入了听众的内心。以这样的一个乐章作为奏鸣曲的结尾,实在是肖邦大胆的独创,同时也达到了摄人魂魄的效果。肖邦的这一写法,在当时曾受到音乐家、评论家的不解与批驳。在今天看来,其实是音乐的力量促使肖邦这么做的。肖邦把自己全身心地融入了写作,写出了抗争,写出了悲伤,它需要一种形式来表达他的心碎,所以他毫无顾忌地选择了三连音不停歇的跑动。他创造出了“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的意境。一曲“坟墓上的阴风”拉下了钢琴奏鸣曲的帷幕。《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民族斗争、民族沦落的悲剧性史诗,作曲家赋予了作品生命,他通过音乐与后人对话,他的音乐在向后人讲述着这段历史。肖邦心中泣血的呼唤通过一个个音符传递给了我们。他的哀痛,他的爱国之心,他不屈服的反抗精神我们可以从中深深体会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Piano Sonata No.2, Op.35 (Chopin, Frédéric)。
YUNDI 演奏:
一、肖邦简介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
一、肖邦简介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因其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又有“钢琴诗人”的雅称。
肖邦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革命又最古典的,他那具有波兰民族特色的自由速度(rubato),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的想象,以及美妙而由衷的即兴情趣,开辟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新天地。
二、关于《降b小调奏鸣曲》
肖邦的奏鸣曲对于浪漫派的音乐有很大的独创性贡献。他共有钢琴独奏奏鸣曲三首,其中第二首,即著名的降b小调,作品35号,是肖邦成熟时期的作品,脍炙人口,堪称杰作中的杰作。
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作于1839年的夏天,肖邦在乔治·桑的故乡诺安的住宅中完成。当年肖邦因在马尧卡岛疗养失败,于春天回到法国,住在乔治·桑的住宅。这地方是当年肖邦的精神及肉体得到莫大安慰的地方。远离巴黎,在法国中部的隐秘住所,与爱人乔治·桑过着没有浮世的不自然刺激而和平安乐的恋爱生活,使肖邦充满了快乐,给他因为结核而衰弱的身体与精神带来了无限的生气,也使他在创作上的能力及效果直线上升。
在肖邦的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中,令人惊异的是肖邦一方面完全保持了古典结构规则,即根据4乐章的套曲结构作成,另一方面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各乐章之间缺乏平衡。这在当时曾一度使人觉得奇怪,甚至难以接受。其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末乐章比其它乐章短,另一方面两个表情相同的乐章——快板乐章和谐谑曲直接相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布局,是因为这个奏鸣曲的中间乐章——葬礼进行曲,在当时波兰的困难时期是最适于作曲家来表达他的爱国之情的一个乐章,因而处于核心位置。这个乐章肖邦早在1837年就完成了,奏鸣曲全曲可视为葬礼进行曲的扩大。可以这样讲,葬礼进行曲之前的两个乐章表现高度的激动,好像代表着斗争的两个阶段,第三乐章是全曲的核心,表现了肖邦失去祖国后对祖国的哀悼,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悲歌,而第四乐章只能算是进行曲后的尾声。
三、《降b小调奏鸣曲》简析
抗争与哀痛的气氛笼罩着全曲,4个乐章紧密联系有机结合,记录着波兰民族沦亡的历史。同时每个乐章又各自独立,各自蕴含着不同的音乐表达和深刻的音乐意境。
第一乐章庄严的慢板——速度比以前快一倍、快板、激动不安地(Grave——Doppio movimento、agitato),降b小调,2/2拍,奏鸣曲式。
由苦恼呻吟般的4小节极缓慢的序奏开始,刚强低沉的八度拉开了全曲的序幕。接着从第9小节起,出现急促的主题,低声部是双倍速度特有的激烈的伴奏,左手的跑动好似一种内心力量的涌动。音乐主题情绪激动并逐渐高涨,充满昂扬的反抗激情。它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但又由于不断插有休止符而好像在不断地喘息,显得焦虑不安。情绪越来越激动,内心的弦越绷越紧,一直到第41小节,出现降D大调副题,情绪才峰回路转归于安宁。副题稍慢,旋律安静,声音饱满,左右手一唱一和,好似内心的对白,好像在表现作者的沉思。但是安静的情绪又如昙花一现,马上又激动起来,露出狂热的气势,速度有些加快,双手八度坚定有力,从而回到激昂的基本情调,到了呈示部的最后,音乐忽然冲破了平衡,结束在不谐和的属七和弦上(第103小节)。
由主题处理成的发展部(第106小节起),可以说更接近于即兴曲。穿插的休止符暗藏着威胁感,接着又转为连音奏出的失望的哀叹,两种不同性质的感情表达相互交替着。然后逐渐激动起来,伴随着左手低音沉重的八度,右手旋律刚劲果断,情绪不断高涨,速度逐渐加快,有着一股不停歇、不放松的力量。在数小节急忙匆促的情绪之后,音乐的进行则趋于平稳,过渡到副题的再现。
从第107小节起,副题以降B大调被反复,这次副题再现,在音乐情绪上较呈示部的副题开朗,仿佛黑夜中见到了光明,有了一些信心。如果是常规的奏鸣曲形式的话,再现部的开头必定会出现主题,但在此处却被省略了。不过在再现部后的尾声,有令人回想起主题动机的特征(第230小节起),左手八度铿锵有力,穿插着休止符,充满了紧迫感。最后音量增大,紧张度增强,音乐情绪一直不放松,辉煌地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谐谑曲(Scherzo),降e小调,3/4拍,三段式。
本乐章是以阴森威严的旋律开始的谐谑曲,双手八度音调坚毅有力。曲调逐渐高涨,递次加强恐怖的气氛(第37小节起),给听众带来犹如低云密布,雷鸣隆隆,大风咆哮的感觉,尤其是后面的六度和弦的连续半音阶,更是明显地把这气氛描绘了出来,使听者心生恐惧。
速度转慢的中部有着天籁般的甜美旋律(第81小节起)。左手和弦拇指奏出的旋律有种心跳的感觉,右手上声部的旋律饱含因未能获得胜利而无可奈何、悲哀的情绪。不能忽视穿插其中的左手中声部的旋律,那好似右手旋律的影子,丰富着整个音乐和声。类似的长乐句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出现,在音高上一层层地变化,音乐层次上也色彩各异,内心压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悲哀的色调越来越浓。从第144小节起的左手音调犹如拉大提琴的感觉,非常连贯并富有流动感,好似主题下的小声应答。而主旋律在右手的上声部与中声部之间流动,最后逐渐推向高点,双手八度一组组加快速度,进入主部的再现。
从第190小节起,是谐谑曲主部再现的开始,经过中间部分柔美忧伤的旋律,音乐又重新恢复激昂的气势。在主部反复之后,速度转慢的中部旋律被转用为尾声而反复,音量一层层减少,速度逐渐放慢,似乎有气无力、很艰难地前行,是如此的无助,又是如此的悲伤,留下一片余韵无穷的意境。
第三乐章慢板(Lento),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ebre),降b小调,4/4拍,三段式。
这是肖邦著名的《葬礼进行曲》,也是最先写完的一个乐章,是肖邦因华沙起义失败,为祖国沦亡写的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歌。进行曲开头低沉的和弦伴奏如同敲击丧钟所鸣响的声音,平稳的节奏进行象征着祖国的儿女拖着沉重的脚步为死难者送葬,这不是小我,而是大我的葬礼。它的旋律充满着哀痛,受苦难的人民把巨大的痛苦压抑在心中,听者的内心不由自主地蒙上了灰色的阴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众多的波兰人民悲痛得有些近乎麻木的走在送葬队伍中,英雄的灵柩抗在他们的肩上,沉重的步伐仿佛在向大地诉说着这一悲剧。人们的泪已流干,没有表情的脸庞下隐藏着巨大的痛楚,无言的表达最能令人体会到那深入内心的悲伤。随着旋律一再移高并推向高潮,显示出悲中有愤,哀伤而不甘屈服的精神。通过音高音量上一起一伏的对比,表达出人民内心情绪的波动。他们悲哀,他们呐喊,他们呼唤着死难英烈的灵魂,他们又是如此的不甘屈服,他们仇视那些侵占了他们的祖国的敌人,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都不会放弃抗争!一位评论家曾说:“像这样的葬礼进行曲,是把全国国民的痛苦及悲叹反映在他的内心才写得出来。”
中段仿佛是对遥远的祖国和遥远的过去的回忆。分解和弦好似对第一部分沉痛忧郁的心情进行寂静的安慰。平静而优美的旋律如来自天上清朗的乐音,如无声的眼泪,悲痛的回忆,寄予了无限的深情。通过左踏板的辅助和手指触键的变化,音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变化,柔和的旋律回荡在心中,右手的颤音仿佛就是内心的低泣,含泪的歌声令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中段之后再现的进行曲,又一次使人追忆起那悲伤的情景,人们的思绪又被拉回到残酷的现实。最后犹如送葬队伍慢慢地远离,逐渐地消失,留给我们的是虚无的世界,一切皆空的状态,引人深思。
第四乐章急板
最后的乐章是由第75小节始终齐奏的三连音符奏出,是那种犹如在废墟里、孤独与凄凉的感觉笼罩下的不可思议的音乐。对此,音乐家罗伯特·舒曼说:“这乐章说它是音乐嘛,实在是更接近于嘲弄。话虽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段非旋律的,没有欢乐的乐章,像是用强有力的手压抑了叛逆的灵魂。使那些特别恐怖的幽灵在对我们说话。”这个乐章篇幅不长,左右手不停歇的八度齐奏音流,均匀连贯,中间没有一点缝隙,甚至有些令人喘不过气来。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其中有组织的节奏,从而牢牢抓住这个乐章的生命力。曲中急促的音响与和声的不断变换,形成一片朦胧的效果,好似坟墓上的阴风,正如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所说的,这个乐章“天才地描绘了朔风一视同仁地在英雄的和捐躯沙场的无名战士的坟墓上空阵阵呼啸。”肖邦以独特的音型创造出了独特的音响效果,阴风阵阵,冤魂不散,劫难后的寂静与恐惧深深侵入了听众的内心。以这样的一个乐章作为奏鸣曲的结尾,实在是肖邦大胆的独创,同时也达到了摄人魂魄的效果。肖邦的这一写法,在当时曾受到音乐家、评论家的不解与批驳。在今天看来,其实是音乐的力量促使肖邦这么做的。肖邦把自己全身心地融入了写作,写出了抗争,写出了悲伤,它需要一种形式来表达他的心碎,所以他毫无顾忌地选择了三连音不停歇的跑动。他创造出了“秋风吹散枯叶,飘落在新墓上”的意境。一曲“坟墓上的阴风”拉下了钢琴奏鸣曲的帷幕。《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民族斗争、民族沦落的悲剧性史诗,作曲家赋予了作品生命,他通过音乐与后人对话,他的音乐在向后人讲述着这段历史。肖邦心中泣血的呼唤通过一个个音符传递给了我们。他的哀痛,他的爱国之心,他不屈服的反抗精神我们可以从中深深体会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Piano Sonata No.2, Op.35 (Chopin, Frédéric)。
YUNDI 演奏: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