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琴经典名曲100首---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21黎明-华尔斯坦(025 )

摘要

这首钢琴奏鸣曲是1803年开始作曲,



这首钢琴奏鸣曲是1803年开始作曲,于1804年夏季定稿完成,题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它被称为《(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


    这首奏鸣曲于1805年出版,标题为《大型奏鸣曲》。这一时期正是贝多芬最为活跃的时期,他接二连三地创作了许多大作品,如《英雄交响曲》、《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歌剧《费德里奥》等等。贝多芬在竭力完成这些伟大作品的同时又积极脱离过去的格调,放进了在以往作品所没有过的壮丽演奏技巧,造成了演奏会形式的效果,给人有如仰望天空一样的阔达大度之感。贝多芬开始展露自己的全貌,另创一种独特的风格,满怀自信地以巨大的力量向前迈进,可以说,贝多芬已经完全脱离了初期的风格。

    这首奏鸣曲以其内容和形式来说,是贝多芬最精妙的奏鸣曲之一。它的规模雄伟、曲思丰富、技巧华丽,显露出贝多芬钢琴技巧的进•步辉煌发展,尤其是他的托卡他写作提高到一定的水平。贝多芬在着手写作这首奏鸣曲时,法国著名的钢琴制作家艾拉尔曾送给他性能优越的新钢琴。这架钢琴的键盘很灵活,反跳很敏捷,可以弹出断奏时按键的迅速反弹,也能弹出和弦的颤音与震音,贝多芬很可能为要试验并发挥其出色的性能,运用了他的全部写作技巧,以巨大的想象和超人的精力,吸取了民间音乐丰富的养料,竟写出了这首积极地利用高音域的奏鸣曲杰作,其音乐形象与光辉明朗的大自然心心相印。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献给波恩时期他的一位庇护者和朋友、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这位波西米亚出身的伯爵比贝多芬年长八岁,1787年到波恩与贝多芬认识。在贝多芬年轻时,他就认清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是贝多芬青年时代最热烈的拥护者,并鼎力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还赠给他新的钢琴,而更多的是给予贝多芬内在的精神鼓励。在贝多芬一生里保持友谊关系的众多贵族中,最为无私地促使贝多芬天才成长的是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1792年,在贝多芬首次前往维也纳时,冯•瓦尔德施泰凶伯爵曾在纪念册上写下诚挚的赠言“把莫扎特的精神从海顿手上引接过来吧。”给予贝多芬以极大的鼓励和嘉勉,表示了对贝多芬无限的关怀。由此可见,这首奏鸣曲与伯爵极深的关联是不待赘言了。

    此奏鸣曲广为流传的别名《黎明》也决不是偶然的,它明确地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在这首作品巾所起的作用,它极具包含了崇高的诗意形象。这一标题在贝多芬的原谱上是没有的,但它与其音乐的性质并不相矛盾,此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构思雄伟、乐思新颖、具有丰满的抒情性,鲜明地反映了贝多芬的自然观。它完全摆脱了贝多芬惯用的光明与黑暗的对比,而在三个乐章的顺序中揭示了阳光下大自然的风景诗趣,从一个侧面上展现了贝多芬中期创作的全新姿态。对大自然的热爱,从大自然巾获得精神力量及想象启示,都在这首奏鸣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贝多芬对于二人自然敏锐大自然强烈的爱。

    许多音乐评论家对这首奏鸣曲极为称赞:认为这是一首欢乐的生活颂歌,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先声。罗曼•罗兰曾写道:“这个作品是那么著名,但不够明确易懂。钢琴技法负担过重,炫技的华丽网络把它遮盖,经常妨碍人们捕捉它内在的亲切。我们习惯于贝多芬悲剧性的面目、威风凛凛的姿态、宽阔的音型,他的富有激情动机的暴露性特征。当贝多芬似乎无忧无虑地用他灵活、粗壮的手指依次弹奏琴键时(就象以他短小的双脚在郊外散步一样),无法想象在音阶和经过句的轻巧雨点下唱出的幻想所具有的紧张度和在这个梦境中清醒的意志所具有的坚定性。这是C大调洁白的奏鸣曲,犹如纯净的水在流动,对大自然醉人的赞美又服从于理智。”  
 
    如果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8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步重大的准备的话,那么Op.53是明显的第二步。在第一乐章和末乐章中,时代的鲜明轮廊是十分清晰的,巨大的尾声几乎相当于一个第二展开部,这是贝多芬在探索奏鸣曲式“新路”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奏鸣曲只有两个部分而没有较长的慢乐章,用序奏(柔板的引子)把两个快速的乐章分开,原先贝多芬计划在引子的部分安排一个F大调的行饭,他已把它写好放在手边并非常喜欢它,使得此奏呜曲的篇幅相当庞大,破坏了各个乐章的平衡,日后贝多芬接受了友人的劝告,重新写了一段仅28小节的“序奏"(Introduction),而且不停顿地接于终乐章之前。那首省略掉的行板乐章则以独立小曲单独出版,题名为《可爱的行板》(Andante Favori),无作品编号,后来格罗夫追加的作品编号为第一百七十号。假如我们按贝多芬所考虑的那样,认为柔板只是末乐章回旋曲的引子,那么,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第一首只用两乐章写成的伟大奏鸣曲(Op.49不包括在内),从而引出他最后一首奏鸣曲(Op.111)也是两个乐章。

    总之,这首奏鸣曲给人们的印象是大自然欢愉的苏醒,音乐自始至终洋溢着那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喜悦感情,而大自然也正是贝多芬所深深喜爱的。《黎明奏鸣曲》是雄伟的钢琴田园交响乐,它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贝多芬现实主义手法发展的极其宝贵结果,体现了自然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动力,以崭新的、积极的方式解决了大自然的美学,成为贝多芬中期音乐急剧变貌的代表作,从内容的深度与丰富上看,完全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钢琴音乐杰作。

    第一乐章
    这是个庄严雄伟、极为堂皇的乐章,它很好地发展了奏鸣曲式的各部分,激情于机智地使乐章充满了动感,尽管节奏多种多样,可是由于它以始终不变的脉动统一起来了,赋予作品丰富地内在涵义。

    C大调地主要主题以短促跳跃地节奏型,先在低音域以弱音登场,很快又在高音域弹出闪耀般地动机,而后同音反复的进行、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苏生的展景。主要主题的幅度显得无比宏大,给人以闪烁不定之感,它那长大的气息和灿烂的音群以及精巧的和声结构、自始至终浸透在整个乐章上。音乐通过力度、调性的转换,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地,尤其在明确的线条造型与精细的音色结合上是异常优美的。

    在E大调上出现的副主题以明朗的和声式音响结构作为主体,它的最高音形成温和的旋律线,酝酿出抒情的气氛,它的甜美和仁慈的情感充满了人心,是一种崇高精神地景色,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当副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右手灵活运动的音型使这一主题融合到积极的运动中去,似乎是人们受到大自然的感应,整个心灵渗入生命运动的节奏之中,它的音调变化与主要主题在调性上形成了微妙的色彩对比、感情对比、形象对比。呈示部的结尾随着节奏发展和力度增长,动力逐渐加强,情绪越来越激烈,紧接那闪烁的颤音、柔和的旋转式音阶,正是向掀起更大浪潮的展开部过渡。

    展开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贝多芬全部的作曲技巧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将呈示部的材料从旋律、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对主题进行了精细的处理和多彩的转调,调性的频繁变化加深了色彩,运动也加快了,大自然五光十色、变化异常的音响带有浓郁的兴高采烈感觉。开始时以凝聚而成的主要主题材料原型在不同调上模进,接着副主题以积极的三连音音型在不同调性上变化发展,形成一股气势。在情绪高昂的戏剧性高潮时,再现部出现了新的素材运用,调性的变化也使再现部焕然一新。贝多芬慷慨地丰富了最初的乐思,加强了轰轰声与寂静的对比,主要主题的陈述扩大了,副主题的歌唱也变得更响亮。规模很大的尾声比呈示部扩大了几倍,以特别的力量把大自然召唤的尖锐性与含糊不清的轰轰声相对置,在发展手法及情绪上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内容十分充实。已经被尽情发展了的音乐素材又被贝多芬尽一切可能加以多样的变化:上下行音阶大幅度起伏、左右手快速音型的连续交替、从低到高的音浪冲击,都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澎湃力量,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在副主题再次唱出深情的赞歌后,急待解决的属七和弦延长音三次出现,仿佛是贝多芬在沉思中反复提出的疑问。最后,乐章在短小而精力充沛的音响中爆发,在充满活力的音型滚滚向前中结束,大自然的伟大力量最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第二乐章
    这一乐章只能勉强地称它为单独的乐章,从本质上是第三乐章的导入部。虽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乐章,但其内容仍是独立的、新颖的,表现出的感情极为深刻、具有相当的魅力。虽然它仅以28小节之长来当做导入部,但它是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是一段情深意浓的优美音乐,是作为向宏伟终曲之前的过渡。罗曼•罗兰在这儿捕捉到“在宁静的田野里,贝多芬的心灵感受。”

    贝多芬起初在这一乐章写的是一首非常庞大的行板,后来由于朋友们的劝告,认为这样使奏鸣曲过于冗长,破坏了各乐章之间的平衡,于是,贝多芬终于忍痛割爱,另写了这个短小的“引子”来代替,而原来的行板则题名为《可爱的行板》单独出版。不得不取消行板的意见,罗曼•罗兰说明了理由:“过于冗长的幻想导致了幻想本身的情节丧失。它与整个作品相脱节……在开端的Allegro和越过一般框框的婉转变化的回旋曲这两幅大型画面之间,有充满阳光的空间,平原上云彩遮盖下的阴影和某些幻想的色彩就已足够。不要任何自言自语,唠叨自己的废话!我沉醉在大自然中……。”“可以这样认为,贝多芬在他成熟的古典时期谨防自己表达伤感情绪的天然倾向,从《黎明》开始到op.106他尽量缩减自己的Adagio的地位,而把两个Allegro,尤其是后一个,无论在长度或意义上都大大扩展。”

    这一精妙的序奏,显得朦胧暗淡,有着一种幻想的沉思和庄严肃穆的宁静,然而它却出色地走在明亮欢快的回旋终曲的前面,随处散发着诗趣的幽美,因此,整个作品天衣无缝,十分严整。序奏以其淡淡的色彩、柔美的线条、沉静的严肃,充分表现了安谧、寂静的大自然给人启示和灵感,使人获得精神的平衡和解脱。这一慢板是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左手浑厚的八度和右手带附点的大跳进行,它以甜美的音色和轻轻的音响极慢奏出,给人一种柔和、安静、纯朴的美感,如梦境般的。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曲调抒发了幽静的诗趣之情,使人仿佛面对宁静清澈的湖水、多姿的绿树、晶莹的雪山,心灵与大自然融成一体。中间部分是以第一部分的基本音型变化发展写成的,表情丰满地与第一部分融成一片,音色透明的变化音,富于幻想色彩的憧憬式曲调进行,令人联想起贝多芬在自然景象中思绪飘拂的情景。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装饰性的主题变化再现,右手大跳音程的进行幅度更大,左手织体更多姿多彩,随着内心情绪的增长和力度的不断加强,出现了戏剧性的高潮,大自然的壮观拨动着贝多芬的心弦。在结尾处,柔和明亮的长音象远处传来的牧笛在幽谷中回响,预示着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乐场面的出现。

    总之,序奏在音乐上的意义是深奥的,它是贝多芬那变得巨大的、充满自信力量的展露。贝多芬所叙述的乃是跟黑暗的对话,他所想要歌唱的是从达观的深底涌现出的憧憬之歌,而那里黑暗也由于贝多芬逐渐变为巨大而更加深沉了。序奏有力地体现了大自然的声音和人的语调紧密地交织,它表现的是心灵状态的形象——那就是深沉的静思与外界印象相融合,充满了对崭新的、明快的、欢乐的情绪期待,而这种状态介于警觉不眠和安然作梦之间,绝妙地体现在整个和谐结构和灵活多变的节奏中。

    第三乐章
    这首回旋曲的篇幅巨大,歌唱音调的人民性十分鲜明,它色彩明快,犹如明亮的清晨,与第一乐章相比好象是“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其声音的响亮、晶莹、透明以及织体的规模,一切都显得多么朴,自然。它是回旋曲式处理的光辉范例,仍是典型的回旋曲式,很好地采用了(ABACA)的原则,同时又把每一个部分加以扩大,变成(A—B—A—C—A—B—Codar)的形式。

    随着音乐的推进,速度也逐渐加快,表现也更为华丽,并掀起摄入心魂的高潮。贝多芬是努力把这回旋曲的面貌扩大成壮丽的纪念碑式的音乐,在广泛研究和多方感受民歌音调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旋律。全曲主要的表现因素是:欢乐的跑动、轮舞性、从心中流出与水的淙淙声、树叶的沙沙响和鸟的歌声相融合,体现了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无限幸福,情与景达到了异常的统一,并鲜明地预示了浪漫主义写景风格的交响性。这再一次表明了贝多芬天才伟大的多面性和不凡的高瞻远瞩。

    优美欢快的主要主题是一个被扩张成气息很长的乐句,是莱茵区采葡萄者的歌唱,它似莱茵河畔的阵阵清风给人清新的感觉,充满了幸福感和明朗朴素的美,把人们带到民间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柔美的歌声越Ⅱ昌越嘹亮,情绪越来越欢愉,抒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表现了劳动者的欢乐和对幸福的期望。一连串强劲有力的三连音引出了第一插部(B),它的性质是健旺的、刚毅的,是奔放热情的《塔兰泰拉舞曲》。a小调的《塔兰泰拉舞曲》先由左手在低音区以八度奏出,右手活跃的分解八度与之呼应,描绘出男青年跳起粗犷健美的舞蹈,姑娘们在周。围助兴的场面,舞曲的旋律逐渐转到右手,快速旋转的音型时而插入,好象是姑娘们也加入热烈的舞蹈,轻快地旋转、高兴地跺脚。当主要主题第二次完全再现时,优美动人的民歌与热烈的舞蹈场面交替出现,使得音乐情绪抑扬起伏,多姿多彩。第二插部(C)以左右手互相交替的豪放曲调描绘出又一舞蹈场面,这是响亮、急速、严峻的音乐。当主要主题第三次出现时,抒情的情绪较前更热烈,随着充满活力三连音的逐步上升,力度越来越强,欢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全曲的尾声是一首庞大的、轻松愉快的舞曲,是一首宽广的胜利之歌,它实质上是钢琴协奏曲中大型的华彩部,整个建立在主要主题的基础素材上,最后全曲在极其热烈的舞足舀场面中结束。总之,这一乐章是人类对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所抒发的颂歌。

    罗曼•罗兰对这首回旋曲的评论:“宽阔无边的平原,洒满了阳光……好象是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然而,作曲家没有采用对位与和声的创作手法。根据那盖尔公正的意见,任何时候当贝多芬要表达自己充满力量或是高度的欢乐时,他摆脱自身的任何花俏,他的音乐语言在和声上特别纯朴。尤其使人惊奇的是,他善于从民歌的粮食中引出丰富的音型、节奏和重音,给这首Rondo的田地上带来如此的丰收!”

Piano Sonata No.21, Op.53 (Beethoven, Ludwig van)。

Alexandre Moutouzkine 演奏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