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买了很多教学范奏盘、音乐会的光盘,孩子们模仿得十分认真。
结果在弹琴时,孩子的“形体动作”特别夸张,时而高高扬臂,时而晃头低头,时而身体前后起伏……对孩子的心理来说,这是正确的,很美的,钢琴家、钢琴演奏者都是这样的。
这时我就会给他们讲清楚大师们这么做的原因:因为钢琴演奏家在弹奏作品时,不仅要完成作品本身的结构,还要有自身的艺术创作、情感的流露,钢琴演奏者首先是通过声音来展示才华,其次才是行为上的表现。这就像你开始学写字,不管这个字多么简单,老师一定要求你横、竖、撇、捺、弯勾先写好一样,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以后的字才能写得漂亮。现在我们练习的课程,就是要打好基本功,要严谨遵守乐谱,这样才能弹更多、更大的作品。等你弹到作品了,就可以有一些适当的,并且是自然的身体表现。
孩子明白了道理,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如果训斥他,类似“不要乱动”、“弹琴不是跳舞”的话,孩子就可能产生疑虑:大师能做,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即使学生上课不乱动了,回家后练琴照样乱动,基础没打牢,反而添加了许多问题。真诚的沟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和道理的可信,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本文节选自《儿童钢琴教学中师生关系感悟》,文/杨玉珠,《海峡科学》2011年第11期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