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越久越好吗?

摘要

  

  44.jpg

我国著名女钢琴家鲍蕙荞,她凭借多年的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经验,对热衷于让孩子勤学钢琴、苦练钢琴的家长说:“别让你的孩子每天练琴8小时。”

  
弹钢琴像写作文 要自圆其说

  “当钢琴比赛的评委真累!”这是记者在钢琴半决赛结束一天的赛程后,听到鲍蕙荞说的第一句话,“因为每个选手在台上一弹就是50分钟。”这50分钟对选手和评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考验,人的注意力通常在半小时左右会较为集中,而钢琴比赛则对评委和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很细致地去把握每一个音准、升降调。”

  鲍蕙荞说,一个本领过硬的选手,至少会在50分钟的演奏中有3-4段“像样的大曲目”而不是“小曲子的七拼八凑”。她形象地将钢琴演奏比喻成写作,“写小文章大家都会有感而发地写上一段,可若写长篇小说就要看功力了。”大曲目的演奏才能衡量出选手的技术水平、对曲目的结构驾驭能力,以及演奏气质和艺术修养。她说,钢琴演奏是对原曲的二度创作,每个人控制情感与理智的力度、推向高潮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就像作文一样,只要能够在结构和理解上自圆其说,我们都是尊重的。”

鲍蕙荞谈钢琴教学
老师别太严格

  在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让孩子从小就去学钢琴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对此,鲍蕙荞表示,“我们的钢琴教学方法和家长的态度可能不是很合适。”

  在她看来,国内的钢琴教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老师都过于严厉。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虽然在名目繁多的音乐王国中拥有最闪亮的光坏,但其学习难度也是最高的,“我们的老师过分严厉,批评多,鼓励少,这很伤小孩子的自信心。”鲍蕙荞介绍到,她在教学生的时候,通常采用让学生“自省”的方法,“一个学生总在一个地方犯错,我就给他数着,到那个地方就让他重弹,直到弹到第9遍的时候他终于发现错在哪了,这样他会记得更牢。”

  此外,鲍蕙荞不赞成时下的一些钢琴教学理念,如撇下文化课专攻钢琴的做法。她认为中国的琴童在16岁之前水平要远远高于同年龄的国外选手,“因为我们的老师、家长严格,孩子的基本功和技术都很好。但为什么16岁之后,就表现出后劲不足,尤其在音乐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上有很大欠缺?因为他没有文化和阅历的滋养,只会机械地弹琴,人已经木了。”

家长别太“功利”

  说到家长的态度,鲍蕙荞提醒说,别太“功利”,别觉着“我花了钱、花了时间你就得给我学出个样来,朗朗、李云迪是十几亿人里才出那么一个。”她坦陈,现在许多家长让孩子学弹钢琴都抱有“成名成家”的愿望,为此逼着孩子天天练琴,“一个才几岁的孩子你让他每天练7-8个小时的琴,会把他的童贞、灵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都泯灭掉。”

  成功是靠天分、努力和机遇综合成就的,面对中国目前学钢琴“泛滥”的状况,鲍蕙荞说“这好像是让孩子们挤一座独木桥,大多数都得掉进河里。钢琴的难度决定了学习钢琴的人注定会成金字塔型,能够达到顶尖的人很少。”

  所以,家长应该更加注重钢琴对培养孩子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耐力、承受力和韧性的作用。鲍蕙荞在教业余组的学生时,也从不允许他们“弹乱七八糟的曲子。”在她看来,钢琴是很严肃的,即使不想成为专业选手,但也应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行,“这对孩子将来做其他事都有好处。”

目前评论:0 条

发表评论